NEWS & EVENTS
Home > Industry Information > 雷憲章院士:推進能源轉型,電氫耦合協調大有可為

雷憲章院士:推進能源轉型,電氫耦合協調大有可為

Release time:2024-05-10 Source:国际氢能投资协会

4月24日上午,2024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開幕。在“雙碳”目標下,具有清潔低碳等特點的氫能備受青睞。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碳中和專家顧問團主任委員雷憲章長期關注氫能源等領域。在本屆博覽會的配套會議——第三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大會上,雷憲章院士發表了《綠色氫能是四川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主題演講。

他表示,電氫耦合協調將是中國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針對成都如何進行產業佈局,更好落實“雙碳”目標等方面,雷憲章也給出了建議。

談電氫耦合  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至關重要

“實現‘雙碳’目標,最核心的是能源革命。”採訪中,雷憲章強調,人類的各種活動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在我國,能源活動碳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80%左右,電力行業碳排放又在能源行業碳排放中佔據很大比例。因此,落實“雙碳”行動,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新型電力系統是關鍵載體。

今年3月印發的《成都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實現碳達峰,成都將實施十大行動,其中第二條即為“能源清潔高效提升行動”,不僅提到“強化清潔能源供給與安全保障”“構建以綠色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鼓勵光伏、氫能等應用”,還提出:到2025年,原煤消費量力爭控制在500萬噸以下,綠氫生產能力達到6000噸以上。國家能源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達到14.5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比重超過50%。

在雷憲章看來,風光發電等具有“靠天吃飯”的特點,波動性和隨機性大。未來隨著這些清潔能源的進一步推廣,其對電網穩定性的衝擊不可忽視,大量風光電能如何消納的問題應當引起重視。他提出,應當加強技術創新,建設全時域電能消納和儲能體系。

▲雷憲章院士

“風光水電能除了可以通過電網輸送,還可以就地消納,在這個過程中,氫能將發揮重要作用。”雷憲章介紹,電氫耦合技術是一種將氫能和電能相互轉化、高效協同的能源網路技術,可以實現新能源的充分消納利用。“可就地消納風光水電能等清潔能源,用以制氫或者生產氫基能源,再把製成的氫能和氫基能源通過管道或者其他方式輸送給用戶。”雷憲章表示,將清潔電力制氫後,氫能或者氫基能源可根據需求長時間儲存。通過電氫耦合協調,構建起電能、氫能耦合協調的輸送網路,這將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

雷憲章介紹,目前全球氫能發展正不斷加快,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大力推進電氫耦合。

(資訊來源:紅星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視察頭部氫能企業:唱好成渝“雙城記” 打開發展新格局

2024年4月24日上午,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碳中和專家顧問團主任委員雷憲章院士在第三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大會上發表了《綠色氫能是四川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主題演講。

儲運氫動態|2024年我國輸氫管道專案進展情況匯總

2024年4月24日上午,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碳中和專家顧問團主任委員雷憲章院士在第三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大會上發表了《綠色氫能是四川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主題演講。